客服热线:15278003356
  • 公司
  • 供求
  • 特产
  • 新闻

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 >> 养殖技术 >> 正文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草鱼过冬安全放苗要点全解

时间:2018-01-13 来源: 粤海饲料 作者:王亚楠

    草鱼是淡水鱼养殖行业提及最频繁、养殖人群最多、养殖范围最广的品种。当下,伴随气温回落,不同规格的草鱼慢慢地迎来了出鱼、放苗的高峰期。对于高产、高效的草鱼养殖模式,尤其是草鱼的轮捕轮放模式,多批次卖鱼是常见的养殖操作。如番禺、中山、顺德等区域,一般1-4个月左右卖1次鱼,而在每次起捕后,都需要补充相应数量的鱼种;惠州、三水、肇庆、清远等立体混养区域,高产池塘,在部分起捕后,也会相应补苗1-2次。


    补苗,是高产、高效草鱼塘常见的养殖操作,而每个用户根据自己实际的养殖计划,在起捕后,及时补充相应规格和数量的鱼种。在补苗后2-3天内,部分池塘即可吃料恢复,投喂快速上量;然而,有部分池塘在放苗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投喂量一直加不上去(尤其是冬天),增加投喂2-3天,即出现大量死鱼;而控料1-2天,死鱼现象可以得到缓解,死鱼现象很难根治,无法正常加料。结果是,有部分池塘能够及时卖鱼,而部分池塘无法坚持正常投喂,不断往后延迟卖鱼时间。因此,安全补苗是后期正常投喂,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性措施。

 

    ▲ 放苗不当造成水霉病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放苗后的死鱼问题,快速提高投喂率呢?


    9月份之后,气温逐步稳定,鱼种养殖进入了摄食旺盛期,生长速度加快。草鱼具有贪吃的习性,采用饱食投喂的情况下,池塘中大规格的鱼种往往存在过量摄食的情况,鱼种长势很快,但同时也容易损伤了鱼体消化、免疫器官,特别是肝胰脏和肠道。这也是近年来,放苗高峰期草鱼种质量不高,在放苗后出现断断续续死鱼现象,不能快速上量,甚至放苗后就大量死鱼的重要原因,但由于放苗过程操作方式较多且不一致,如打针、杀虫消毒、调水等操作到位与否,或者不操作,都会对放苗造成影响。放苗操作的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鱼种的质量,影响了我们的判断,认为放苗过程的损耗是正常,鱼种成活率由几年前的95%,到去年仅有80%,有部分用户反映清明前后放苗的成活率只有50%。


    如何才能放好苗,正常快速增加投喂量?


    1. 选择优质健康的苗种,是放好苗的前提


    养殖高峰期的鱼种摄食都比较旺盛,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往往存在过量投喂的问题,消化和免疫器官大多发育不好,抗应激能力较差,造成入冬后体质差、病害多,投喂量也上不去。草鱼种异常现象主要有:


    ① 存塘鱼种瘦长,看上去肚子干瘪。解剖发现,肠道内没有食物或只有少量食物,体腔内血液少,甚至肝脏发绿,“白尾”现象,抗应激能力差,长途运输后,往往鱼体背部发黑,不均匀,活力较差。一般在4-5月份易出现,放苗后死亡率特别高,可达到50%以上;


    ②收网过程中,鱼体很快出现腹部两侧发黄现象。这类鱼种平时的活力和摄食情况相对较好,但不耐运输,需要控制运输密度和距离,在放苗后一周内,控料且加强内服,避免后期加料死鱼的问题;


    ③ 存塘鱼肝脏肿大,肝脏发黄、发白现象。对于控料较好的用户,养殖过程一般不出现大量死鱼的现象,但加料过程,容易出现少量肠炎、烂鳃等死鱼现象,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较多;

 

    ④存塘鱼背部肌肉厚、腹部突出,比较粗短,解剖发现体腔内脂肪较多;


    存在以上现象,尤其是对于②和③异常现象的草鱼种,后期养殖管理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借助多次注射疫苗来加料,饵料系数大多较高。


    选择优质草鱼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鱼体背部肌肉较厚,粗壮,体型修长,且体色草绿色为好;


    ② 鱼体体表、鳃部、肠道没有寄生虫、充血或溃烂现象;


    ③体腔内很少脂肪沉积,肝胰脏鲜红,未收网鱼种肠道充满食物或半充满;

 

    ④收网时,顶水能力强,活力较好;


    除了鱼体外,养殖过程的管理记录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鱼种的健康状况,可通过养殖日志进行辅助判断,从标杆示范户的养殖效果看,苗种塘每月坚持改底调水3-4次,内服8-10天,后期成鱼养殖,在下塘后2天内即可正常摄食,且一个月内,鱼种成活率在95%以上。


    2. 放苗前培水,减少游塘,促进快开口


    成鱼塘在卖鱼后,塘底翻动,再加上冬季泛底情况本来频繁,不作处理就放苗,鱼种很容易感染,出现细菌病疾病。经验丰富的用户在放苗前,都会对水体进行杀虫、消毒处理后再放苗,但在杀虫、消毒后,水体往往易清瘦,鱼种游塘。因此,放苗前,技术优良的养殖户成鱼塘都会进行预处理,避免鱼种下塘后的游塘和发病现象。


    放苗前池塘预处理:在放苗前一周,会先进行水体杀虫、消毒处理,同时在放苗前2-3天,进行调水、培藻,在放苗当天或次日就可进行驯食投喂。


    3. 苗种下塘后,强化鱼种体质很关键

 

    ▲ 放苗


    鱼种经过长途运输,鱼体会出现较强的应激状态,特别是打针后再放苗,对鱼体的损伤更加严重,因此,除了在放苗前做好水质处理,在水温较冷的天气放苗后一周内,需要控制投喂率不超过1%,同时,采用五黄精华液+大蒜素内服一周,再逐步增加投喂。


    总之,高产、高效草鱼养殖,鱼种放养处理很关键,需要从鱼种质量选择的源头上抓根本,同时,加强鱼种放养前后的预处理,特别是放苗后一周内不可投喂过快,逐步恢复鱼种体质,再逐步加量投喂,减少后期养殖的疾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