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曾经,稻农的生活是这样的:春天,蹲在“小拱棚”里,汗流浃背地育苗;夏天,脚踏泥水、弯腰弓背地插秧。如今,在长春市各大水稻主产区,已是另一番景象。
榆树市大岭镇稻农李万友站在自家稻田边,看着绿油油的秧苗高兴地说:“今年种稻子最省心了,家里既没盖育苗棚,也没雇人,从育苗到插秧,全都交给‘育苗工厂’了!”
在九台市龙嘉镇莲花村,农机手金凤东正干得起劲,他驾驶着高速插秧机,所到之处,水田里迅速“长”出一行行嫩绿的稻苗。“这机器真是麻利,一天就能插完4垧地,足够40个人忙一天的了!”
……
据长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 的出台,以及水稻新技术、新机械的应用和推广,长春市水稻生产发生显著变化,从育苗、整地,到插秧、收获等环节,都呈现出标准化、机械化和智能化。可以说,在长春这片黑土地上,正上演着一场“水稻革命”。
水稻育苗“智能化”
“你想让它撒两颗,它就撒两颗,量准、营养均匀,稻苗素质好还省种。”在双阳区平湖街道杨家村四社,年近六旬的陈宝会看着自家绿油油的稻苗,感慨地对记者说,即使是“老庄稼把式”也得相信科学,由于采用了“稀播机插”技术,水稻育苗实现了机械化,不仅能精量播种,而且培育出来的稻苗素质好、缓苗快、成熟早。
在榆树市大岭镇水稻高智能工厂化育苗基地,一栋高大、宽敞、透明的高智能育苗室和15栋秧苗养护棚现代感十足,分外醒目。
“这种育苗技术能够提前一周播种,不受外界气候影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水稻秧苗移到养护棚后,抗性强、不发病,单株可增加1至2个分蘖。另外,工厂化育苗管理规范,省种、省肥、省工。每盘秧苗成本2.6元左右,比传统育苗每盘省1.2元,每公顷可降低育苗成本720元左右。
水稻插秧机械化
当别人家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水稻插秧时,陈宝会已经提早插完了自家的10公顷水田,悠闲地站在池埂上查看缓苗情况。老陈说,今年“五一”以来,我市接连出现低温多雨天气,要不是水稻插秧机上阵,他家的水稻插秧最少得延迟一周。“插秧机是快,6天就插完了10垧地,比去年少用了三四天。”
用机械插秧的不只老陈一人,而且还有比他更快的。
在九台市龙嘉镇莲花村,九星农业合作社今年花19万元“请”来一位“快插手”——高速插秧机。望着水田里正干得起劲儿的“快插手”,合作社负责人李振兴自豪地对记者说,一台高速插秧机一天能插4公顷水田,效率是人工的40倍。
据了解,今年长春市水稻种植面积为17.3万公顷。在水田插秧作业中,筑埂机、高速插秧机等先进农业机械被广泛应用,一些乡镇的水稻生产甚至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水稻品种多样化
近年来,长春市水稻种植品种呈现出多样化、高端化的趋势,不仅有“稻花香”“富硒大米”,还有“胚芽米”“黑糯米”等特色稻米。
“别看我们合作社种植规模不大,但每种产品都可以说是高端、上档次的。”德惠市和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勇介绍说,他们从三年前就开始组织社员种植含硒米、胚芽米等特色稻米,主打“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牌,主攻中高端消费市场。
“我们的大米每斤能卖到20多元,是普通大米价格的七八倍。”王勇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共有60公顷水田,年可生产特色大米200吨,产品主要销往省内各大城市以及浙江、上海、广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