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278003356
  • 公司
  • 供求
  • 特产
  • 新闻

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国内焦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在导航出现的栏目 >> 国内焦点 >> 正文

培育“田秀才” 用好“领头雁”——藤县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时间:2019-02-12 来源: 广西日报 作者:潘登 童耀东 郑彬昌

    “这树枝为何要剪呢?挂果后那可是几十公斤的沙田柚!”

 

    “你看这两杈枝条并列而生,枝叶浓密,彼此影响光照和生长,必须剪掉一条,不能心疼。”

 

    大年初六,藤县新庆镇聚富达、济成、大岗岭等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种养基地上人头攒动,谈笑声此起彼伏。利用农闲和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时机,该镇邀请附近的汤振兆、张传济、杨四海3位“土专家”,以及容县沙田柚种植技术专家前来传授种植技术。

 

    春节期间,藤县举办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发展现场会,得益于该县突出抓好党建引领,重视对乡土人才的发掘、培养和使用。

 

    据介绍,近年来藤县将2650名“土专家”“田秀才”纳入本地人才库,并按照生产型、经营型、科技推广型、社会服务型分类培育,同时不断畅通人才回乡就业绿色通道,共招聘到返乡创业“领头雁”1689人。乡土人才队伍的壮大,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A 搭建智库,将乡土人才“用”起来


    在新庆镇,汤振兆、张传济、杨四海名声在外,汤振兆建立的聚富达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猪-果-沼气模式经营,年出栏生猪2000头,种植沙田柚400亩,预计明年初可挂果;张传济创建济成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猪-果-鱼模式经营,年出栏生猪300头,养鱼2000公斤,种植澳洲坚果800亩;杨四海的大岗岭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砂糖橘、沙田柚共700亩,建设规模5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采取代养代管的模式发展生猪养殖。

 

    “他们3人都是我们乡的土专家,把他们用好,就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庆镇党委书记吴天平介绍,他们大多数人虽无高学历,但各具本领,在各行各业中成就了一番事业,在技艺传承、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大。

 

    如何把这批乡土人才“管”好并“用”起来?

 

    该县坚持党管人才,健全乡土人才信息库,将熟悉本地环境资源、生产经验和风土人情的家庭农场主、养殖能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骨干、能工巧匠、回乡创业人士、村组干部等“土专家”“田秀才”纳入本地人才库,建档造册,目前已收集乡土人才信息2650人。

 

    同时,该县对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表彰,不断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他们在知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乡土人才工作示范点,每季度举办一次乡土人才讲堂,让乡土人才成为激发农村生产发展活力的生力军。

 

    太平镇金田村横桥组的黄有强是乡土人才中的杰出代表,在政府政策扶持和激励下,他从一个20岁就开始持家的穷小子变成了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合作联社董事长,从一个人担起一家16口人生活重担的农民,变成带领300余户贫困户脱贫的土专家。

 

    B  畅通渠道,把乡土人才“引”回来


    近日,记者走进太平镇新兴村的农民工创业园,只见园区内已拥有电子厂、制衣厂等10多家小微企业,初步形成“村民打工不用出远门,种养有现成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该村还发挥能人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全村发展黄金百香果500多亩、砂糖橘1000多亩,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充分发掘和利用好本地人才,特别是引导从本地走出去的人才回乡创业,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藤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唐洪铭说。新兴村支书杨耀庆是返乡人士,他利用在广东打工创业时的人脉关系,引导20多名外出打工创业成功人士和经济能人返乡,他们开办工厂,发展种果、养猪、养鸡业,同时开发石马山风景旅游区,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金鸡镇交口村打铁咀村民小组在经济能人罗业坚、罗业强、陈风玲等人的带领下,把所有水田、旱地、林地集中起来,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集体经营。短短的两年时间,就种植大青枣200多亩,修建鱼塘80亩,建成高床猪栏750平方米,年出栏肉猪1500多头。合作社实现年纯收入60多万元,每股收益近2000元。下一步,该村还将整合全村资源,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我们通过多方牵线,畅通人才回乡就业创业的绿色通道,每年春节后都有不少人留乡发展。”藤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泳锋介绍,该县通过“四个一”服务模式,即发送一封邀请信、建立一个联络群、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系列专场招聘,吸引乡土人才不断返乡。据统计,藤县现有返乡创业人才1689人,他们返乡后迅速成为领头雁。

 

    C 扶持培训,把乡土人才“带”起来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扩大乡土人才的视野,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其致富本领?

 

    “我们加快后备力量培养,使乡土人才队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刘泳锋称,近年来,藤县非常注重乡村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政治上给予关怀,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产品营销上给予帮助。

 

    “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按照生产型、经营型、农村技能服务型、农村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分类施培,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县乡党校、农业技术推广等渠道,整合线上线下多种资源,实施多元型、差异化、订单式培训,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组织乡土人才“外出取经”。

 

    搞好联合经营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创新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才留得安心。鼓励支持乡土人才创办领办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积极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开辟增收致富绿色通道。

 

    大力实施“传帮带”工程。组织乡土人才与农业技术人员“结对子”,落实科技特派员45名,对应服务99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加快后备乡土人才培养,带动农民群众实用技能提升。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开设传统技艺技能相关专业和课程,支持企业通过委托、定向等方式定制培养乡土人才。

 


东荣镇东荣村乡土人才陈生带领村民种植四季柠檬1600多亩。图为陈生(右一)在向村民讲解四季柠檬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