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十二年前,同村的人都跟他说:“你种水果,后半辈子可就穷了。”他不相信,在全国各地做了详细的考察之后,毅然决然种起了几百亩的砂糖桔、红玉蜜柚等果品。三年之后,他开始盈利,同村人看到种水果获利颇丰,也纷纷跟他学习,开始种植。
如今,他已是宜州市有名气的水果技术土专家。尽管不是正规的科班出身,但凭借十几年的过硬种果技术,跟他学习种果技术的大有人在。不定期地,他总会接到来宾、巴马、东兰等地咨询水果种植技术的电话,今年宜州技术培训会他也讲了十几场。他,就是宜州市中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宜州市同德大安水果协会会长、宜州市同德乡社村果场负责人罗贵安。
2014年,罗贵安牵头成立宜州市中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11月,宜州市中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当时,宜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韦安宁出席了揭牌仪式,韦安宁说,中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中国邮政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宜州市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联结机制的探索和延伸,有利于助推全市水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壮大。韦安宁对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厚望。
图为宜州市中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贵安和他儿子罗明
弃文从农 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
子曰:“六十而耳顺。”今年,也是罗贵安的耳顺之年,很多人在这个年纪,选择了“静下来,好好休息”。但是,罗贵安却不是这样。60岁的他,依然步履稳健,精神劲儿十足,谈话清晰有条理;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大展拳脚,把自己的水果做成广西的著名商标。
1974年,罗贵安开始工作。他先后做过小学教师、村公所干部和乡企业办主任。在工作了整整29年后,2003年,罗贵安决定自己创办果园、种植果树。当时,罗贵安想,公职工作稳定,但工资不高,只能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经过一番考察,罗贵安发现宜州大面积种植水果的人还没有,而宜州在气候、地形上很适合水果种植,一些果品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于是,罗贵安根据宜州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开始种植红肉蜜柚、砂糖桔、美国脐橙、夏橙、南丰蜜桔、皇帝贡柑等水果。在2003年,罗贵安的果园基地是是当时宜州最大的水果种植基地;现在,果园基地也是宜州市中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会员种植示范基地。基地所产水果远销北京、广东、四川、天津等地, 还外销至泰国和缅甸。
罗贵安说,基地地处宜州大安村牛场地,此牛场地已存有100多年的牛粪地质,土地松厚、肥力强,种出来的水果品质一流、口感上佳。因为果品品质一流,基地水果一成熟,就立即被批发商抢购一空。
水果种植基地
每个人在创业起步阶段,或多或少会遇到一点困难,罗贵安也不例外。罗贵安说:“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我种果,但我去过全国多个地方考察,而且又学到了种植技术,心里是有底气的,相信只要种出来了就能够成功。现在在宜州大安,90%的地都已经用来种水果,还有其它地方的公司到宜州来投资种植。”
种植路上继续前行 欲把果品打造成广西著名商标
农业投资周期比较长,资金短缺往往会成为农业公司发展的短板。2004年,罗贵安的果园基地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当地农业局、水果局和金融机构等部门的帮助下,罗贵安顺利地化解了资金难题,果园基地也逐步走上了发展轨道。
和其他刚开始从事农业的人相比,罗贵安的果业发展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每年,罗贵安的果园基地面积都在扩展,配套设施、管理规范也在不断地完善。在种植水果的同时,基地也致力于果苗的培育,现已培育出200多万株的砂糖桔、美国脐橙、蜜柚等水果幼苗。
基地果品夏橙
2014年10月份,鉴于罗贵安扎实的水果种植技术以及对宜州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在向区农业厅申报宜州市种养殖业“土专家”的3个名额中,罗贵安“榜上有名”。
罗贵安介绍,基地水果已参加过多次展会展示,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而基地水果品质上佳,下半年,他也会着手准备注册与“刘三姐”相关的商标,让基地水果逐渐走上品牌化的发展路子;也通过自己的基地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宜州,了解宜州深厚的“刘三姐文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品牌化、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60岁的罗贵安也将往这条路上努力,为将来宜州水果业的发展添上浓厚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