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278003356
  • 公司
  • 供求
  • 特产
  • 新闻

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国内焦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在导航出现的栏目 >> 国内焦点 >> 正文

广西特色农业奋展科技之翼

时间:2018-07-26 来源: 广西新闻网 作者:陈静

    在今年4月的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广西自主选育的野香优丝苗和百香优125水稻获评“最受喜爱的十大优质稻米品种”。无独有偶,今年5月的国家优质稻品种攻关推进暨鉴评推介会上,我区选送的“野香优莉丝”获籼稻类品种金奖。

 

    聚焦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我区农业部门创新科研机制,强化平台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引领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推广服务能力“四个能力”建设,使科技成为现代特色农业的“飞翔之翼”。

 

    A 现代种业开辟前沿新阵地

 

    绿色、黑色、粉色的圣女果,两头小、中间圆、浅绿色的南瓜……今年5月,我区成功举办2018年中国(广西)-东盟蔬菜新品种博览会,遴选出重点推介品种165个。

 自2016年以来,我区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32个,平均每年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品系)100多个,蔬菜主产区良种覆盖率超过90%,形成了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名特优蔬菜品牌。此外,每年举办的“看禾选种”“看蔗选种”,成为良种良法示范推广的创新平台,有力促进产业品质提升。

 

    强大的现代农业离不开强大的现代种业支撑,种业创新已成为农业创新的前沿阵地。为推动品种提升,我区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搭建起全区科研育种公共平台,建立广西农业良种海南南繁育种基地,设立广西“家蚕分子遗传育种研究”平台,建成了21个农作物良种培育中心,在杂交稻、杂交玉米、甘蔗、木薯、蚕桑等农作物品种选育上取得较大突破。

 

    “目前,我区优质稻选育在华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育成符合国标或部标三级以上优质稻品种60多个,有5个超级稻品种获得农业部认定。”自治区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陈明伟介绍,我区杂交玉米选育也处于西南地区领先水平,近年来选育出的桂单、亚航、青青等本土系列品种打破了广西玉米市场长达10多年被国外品种垄断的格局。桑蚕育种在全国也居领先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古巴赠送的即是广西培育的桑树品种桂桑优12。广西自主育成的“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家蚕品种饲养量占全区蚕种饲养总量的98%以上。

 

    B 科研团队搭建产学研平台

 

    玉米团队育成的桂单0810等桂单系列,推广面积成功超过国外玉米“洋品种”;肉鸡团队的黄羽鸡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桂糖、桂蕉、桂橘、桂金柑、热芒、龙1号火龙果和阳光玫瑰葡萄……

 

    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我区于2010年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至今已先后成立19个创新团队,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刘俊评价其“科研推广成果丰硕,助推产业发展成效突出”。

 

    据了解,19个创新团队成立以来,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把来自广西农科院、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以及各地推广体系、科研机构的专家凝聚到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解决了地方分割、部门分割、重复低效等问题。其科研任务覆盖全区26个主要优势特色产业,有效助推产业提升发展。目前共育成新品种(组合、品系)530个,研发集成优质高产、绿色生态技术335项,制定技术规程158个,获得技术专利17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14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个、省部级奖项75个、地厅级奖项62个,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我区存在农科院所多头管理,基层农科院所基础差、队伍弱、项目少等问题。为此,2014年,广西以厅院(自治区农业厅、广西农科院)合作为桥梁,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以地方分院和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为抓手,创新启动市县农科院所改革,并列入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

 

    目前,全区纵横相通的农业科研推广“一盘棋”格局初步建立。通过市县农科院所改革,广西先后建立了12个农科院市级分院、7个蚕科院市级分院和60个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分院与试验站自建立以来,共引进新品种7259个,推广新品种357.9万亩;引进集成技术838项,推广新技术211.6万亩;创经济效益39亿元,培训农民176.6万人次,有效畅通了从研发到推广的通道。

 

    基层科研推广力量也在逐步增强。目前,60个县域特色作物试验站涉及粮食、蔗、果、蔬、菌、桑、茶、薯类、中草药、富硒农产品等,基本涵盖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并积极朝着自治区甚至全国特色作物技术高地方向打造。

 

    C 农业技术推广下到乡村屯

 

    “村里种的水稻原来是每亩400-450公斤,经过技术员指点,现在提高到每亩550-600公斤了。”北流县塘岸镇凉亭村村民老刘告诉记者,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经常来,到试验地蹲点,深入农民家里开展科普推广和技术服务,很受群众欢迎。

 

    当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已成为支撑广西农业产业提升发展的最大的农业科技队伍。

 

    2012年以来,广西每年获得农业农村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9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都得到极大提升。依托补助项目,全区每年共培育科技示范主体3万多个,建立县乡两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800多个。自治区及各项目县每年遴选一批农业主推技术并大力推广,基层农技人员在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时间平均不少于100个工作日,一大批良种良法进村入户,打通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了建设好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我区大力推进基层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训,当前我区每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5000人次以上,实现基层农技人员队伍轮训常态化。同时,为解决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少、队伍老化和素质低的情况,自治区农业厅结合广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计划岗位招聘,并将补助额度由每人每月400元提升到600元。2013-2017年全区共招聘支农类大学生364人,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

 

    目前,全区1324个乡镇共有乡镇(区域)农技推广机构2500个,基本实现有编制、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全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健全,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一支必不可少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