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5278003356
  • 公司
  • 供求
  • 特产
  • 新闻

广西农牧网—-中国农牧企业权威性新媒体平台,网站立足于广西,面对中国和东盟,为“三农”提供促销平台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宣传服务、物流服务等,为广西农牧企业搭建及时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 行业资讯 >> 正文

来宾:山里养出致富牛

时间:2019-02-14 来源: 来宾日报 作者:莫植彬 樊荣华 李冠才 莫永娟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

 

    近年来,我市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扶贫产业,精准脱贫迸发出新活力。

 

    “搬进新居过新年,这个年过得很开心。”大年三十,兴宾区平阳镇弄洛村弄水屯危房改造户兰仕忠忙着在自家的新房贴春联,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8年,兰仕忠一共养了8头牛。当年8月,他卖掉了其中3头牛,赚到了1.4万元。有了启动资金,兰仕忠把多年的危旧泥房推倒,建起了砖房。当年年底,新房建好通过验收,兰仕忠获得了5.8万元危房改造补贴。“如果不是因为养牛,我很难建起新房,很多人都开玩笑说我的新房是‘牛房’。”兰仕忠说道。

 

    像兰仕忠这样靠养牛脱贫致富的贫困户在弄水屯还有3户。弄洛村是“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确定的深度贫困村,其下辖古厚、弄洛、弄水、弄某、弄怀、弄更、下峨等7个自然屯。常驻人口349户1175人。由于弄洛村地处大石山区,四面环山,偏僻落后,人均耕地少,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民收入等方面均较为滞后。靠山吃山的弄洛人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闯出了一条养牛致富路。

 

    “由于这里比较㟖,养牛主要以放养为主,养殖成本较低,养殖户每天早晨将牛放出去,让它们在村子附近的山上寻找食物,傍晚再牵回来。”弄洛村“第一书记”廖招亮告诉记者,这样的散养方式,黄牛生长速度慢。为提高养牛效益,不少养殖户开始种植牧草进行养牛,并开始探索圈养模式。

 

    春节前夕,弄某屯养牛户韦克学把自家的牛舍又扩建了一倍。“去年种了2亩牧草,准备再多养几头牛,新的一年日子要越过越好。”韦克学告诉记者,过去他的牛都是放养为主,现在要考虑放养和圈养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养牛效益。

 

    在距离弄某屯5公里远的古厚屯,养牛大户兰祝堂正与工人抓紧时间搭建牛舍。“预计三月份就可以把养牛场建好,到时候这里可以集中养殖100头牛。”兰祝堂养牛已有4个年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兰祝堂积累了扎实的养牛技术。如今,兰祝堂一共养殖70头黄牛,并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并带动3户贫困户养牛。“我们一直养本地黄牛,生长慢,每养一头牛纯利润为10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要更新品种,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兰祝堂向记者介绍他的养牛带富计划。

 

    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9户160人,2014年至2018年贫困退出户39户133人,还有贫困户10户27人未脱贫,整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25%。“助力脱贫攻坚,引导贫困群众养牛致富起到了一定作用。”廖招亮坦言。当前,弄洛村有养牛户32户,其中贫困户8户;成立1个养牛合作社,全村存栏153头牛。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为调动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鼓励群众发展种养产业,弄洛村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宣传落实扶贫产业以奖代补政策。2018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员及帮扶联系人多次入户宣传以奖代补政策,紧紧围绕“3+1”特色产业,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引导贫困户加入到特色产业中来。2018年全村以奖代补惠及18户,总金额为5.1万多元,其中养鸡鸭奖补1.8多元,种桑养蚕奖补5700元,养殖牛羊奖补2.7万多元。

 

    鼓励加引导,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偏僻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的弄洛村在山㟖里探索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之路。这个深度贫困村也于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